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是現代企業結轉成本計算利潤常用的兩種方法,二者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并因此導致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產生不同的利潤。本文將著重分析兩種計算方法在理論上的差異。
(一)理論依據不同
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固定制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并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傳統的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制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的支出并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二)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
變動成本法是在成本形態分析的基礎上,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并進行粗略估計。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制造費用和變動性銷售及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費用和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
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兩大類。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非生產成本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三)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由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差異,使得兩種成本計算方法在產品成本構成內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完全成本法,產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制造費用(包括變動制造費用和固定制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而變動成本法則將制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余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制造費用。
(四)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
采用變動成本法,無論是在產品、庫存產成品還是已銷產品,其成本都只包含變動成本,故期末結余存貨只按變動成本計價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費用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參與期末成本的分配,這樣,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以及在產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額的固定性制造費用。可見,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必然高于變動成本下的存貨計價。
(五)分期損益不同
由于對固定性制造費用的處理不同,導致兩種計算方法下損益表的基本結構也有所差異。
網校為廣大學生提供ACCA免考科目預評估服務,您可以點擊進行評估申請。
Copyright © 2000 - www.eye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