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比率是用來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通過債務融資來擴大經營規模的程度,常見的杠桿比率指標主要有以下幾種。
資產負債率是最為常用的杠桿比率指標之一,它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該指標反映了在企業總資產中,由債權人提供的資金所占的比重。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負債程度越高,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則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相對較為穩健。例如,一家企業的資產總額為1000萬元,負債總額為500萬元,那么其資產負債率就是50%,這表明該企業有一半的資產是通過負債取得的。
產權比率也是重要的杠桿比率指標,它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 = 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產權比率反映了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系,體現了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如,若企業負債總額為400萬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600萬元,產權比率為66.67%,這意味著債權人投入的資金相對于股東投入資金的比例較高,企業財務風險相對較大。
權益乘數同樣是衡量杠桿比率的關鍵指標,它是總資產與股東權益的比值,公式為:權益乘數 = 總資產÷股東權益。權益乘數越大,表明企業負債越多,財務杠桿越高,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例如,企業總資產為800萬元,股東權益為400萬元,權益乘數為2,說明企業利用債務融資擴大了資產規模,同時也增加了財務風險。
利息保障倍數也是不可忽視的杠桿比率指標,它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倍數 = 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經營收益為所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的多少倍,倍數越大,說明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償債能力也就越強。例如,企業息稅前利潤為200萬元,利息費用為50萬元,利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