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之小型微利企業(一)
為(wei)支(zhi)持(chi)小微(wei)企(qi)業(ye)(ye)(ye)發(fa)展,2019年年初,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fa)文(wen)對小微(wei)企(qi)業(ye)(ye)(ye)普惠性減稅降費。那么,什(shen)么企(qi)業(ye)(ye)(ye)屬(shu)于小微(wei)企(qi)業(ye)(ye)(ye)呢?
財(cai)稅【2019】13號《關(guan)于實施小(xiao)(xiao)微(wei)(wei)企(qi)(qi)業普(pu)惠性(xing)稅收減免政策的(de)通知》中(zhong),享(xiang)受(shou)普(pu)惠性(xing)減稅降(jiang)費的(de)小(xiao)(xiao)微(wei)(wei)企(qi)(qi)業實際是(shi)兩類(lei):一類(lei)是(shi)享(xiang)受(shou)企(qi)(qi)業所得稅優(you)惠的(de)小(xiao)(xiao)微(wei)(wei)企(qi)(qi)業——小(xiao)(xiao)型(xing)微(wei)(wei)利(li)企(qi)(qi)業;另一類(lei)是(shi)享(xiang)受(shou)增值稅優(you)惠的(de)小(xiao)(xiao)微(wei)(wei)企(qi)(qi)業——小(xiao)(xiao)規(gui)模納稅人(ren)。
今天,我們(men)跟大(da)家仔細分析“企(qi)業(ye)所(suo)得稅優惠企(qi)業(ye)--小型微(wei)利企(qi)業(ye)”的前世今生(sheng)。
小型微利企業(ye),是企業(ye)所得稅領域的專屬(shu)概念(nian)。
在2008年(nian)頒布的(de)(de)(de)企業(ye)所得(de)稅法中規(gui)定“符合條件的(de)(de)(de)小型微(wei)利企業(ye),減按20%的(de)(de)(de)稅率(lv)征收(shou)企業(ye)所得(de)稅”;
執行中,小型(xing)微(wei)利企業的(de)范(fan)圍在逐(zhu)漸(jian)擴大,同時實際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在逐(zhu)步降低。具體(ti)分以下(xia)幾(ji)個(ge)階段:
第一階段:2008年、2009年
1)小型微(wei)利企業(ye)認定(ding)條件:
(一(yi))工業企業,年度(du)應納稅所得額不(bu)超(chao)過30萬元,從業人(ren)數(shu)不(bu)超(chao)過100人(ren),資(zi)產(chan)總額不(bu)超(chao)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qi)業,年(nian)度(du)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guo)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guo)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guo)1000萬元。
2)實際(ji)適用稅率:20%;
在這個階段,從(cong)業人數和(he)資產總額計算口徑為(wei):
按企業全年月平均值確定(ding),具體計(ji)算(suan)公式(shi)如(ru)下:
月(yue)平均值=(月(yue)初值+月(yue)末值)÷2
全年(nian)月(yue)平均值=全年(nian)各月(yue)平均值之和÷12
第二階段:2010年、2011年
1)小型(xing)微利企業(ye)認定條(tiao)件:同上
2)實際(ji)適用稅率:應(ying)納稅所得3萬(wan)(wan)以下部分(fen)實際(ji)稅率10%;3萬(wan)(wan)到(dao)30萬(wan)(wan)元的部分(fen)實際(ji)稅率20%;
在這個(ge)階段(duan),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e)計算口(kou)徑為:
從業人數和資產(chan)總額指標(biao),應(ying)按企業全年的季(ji)度平均值確(que)定。具(ju)體計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值(zhi)=(月初值(zhi)+月末值(zhi))÷2
全年月平均(jun)值=全年各月平均(jun)值之(zhi)和÷12
第三階段:2012年、2013年
1)小型(xing)微利企(qi)業認定條件:同上
2)實際(ji)適用(yong)稅(shui)率:應納稅(shui)所(suo)得6萬(wan)以下(xia)部分(fen)實際(ji)稅(shui)率10%;6萬(wan)到30萬(wan)元的部分(fen)實際(ji)稅(shui)率20%;
在這個階(jie)段(duan),從業人數(shu)和資產總額計算口(kou)徑為:
按(an)企業全(quan)年月(yue)平(ping)均(jun)值(zhi)確定,具(ju)體計算公式如(ru)下:
月(yue)平均(jun)值(zhi)=(月(yue)初值(zhi)+月(yue)末值(zhi))÷2
全年月(yue)平(ping)均值(zhi)=全年各月(yue)平(ping)均值(zhi)之和(he)÷12
第四階段:2014年
1)小(xiao)型(xing)微利企業(ye)認定條件:同上
2)實(shi)(shi)際(ji)適用稅(shui)(shui)率:應納(na)稅(shui)(shui)所得10萬(wan)以下部分實(shi)(shi)際(ji)稅(shui)(shui)率10%;10萬(wan)到30萬(wan)元的部分實(shi)(shi)際(ji)稅(shui)(shui)率20%;
在這個階段(duan),從(cong)業人數和資產總額計(ji)算口徑為:
按企業全(quan)年月平(ping)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gong)式如下:
月平均(jun)值=(月初(chu)值+月末值)÷2
全(quan)年月平均值(zhi)=全(quan)年各月平均值(zhi)之和÷12
第五階段:2015年1月-2015年9月
1)小型微利(li)企業認定條件:同上(shang)
2)實際適用稅(shui)(shui)率:應(ying)納稅(shui)(shui)所得額在20萬(wan)以(yi)下的,按10%;20-30萬(wan)間(jian)的,適用20%;
在(zai)這個(ge)階段,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計算口徑為:
從(cong)業(ye)人(ren)數和資(zi)產總額(e)指(zhi)標(biao),應(ying)按企業(ye)全年的(de)季度平均值確定。具(ju)體計算公式如下(xia):
季度(du)平均(jun)值(zhi)(zhi)=(季初值(zhi)(zhi)+季末值(zhi)(zhi))÷2
全年季度(du)平(ping)(ping)均(jun)值=全年各季度(du)平(ping)(ping)均(jun)值之和÷4
第六階段:2015年10月-2016年底
1)小型微利企(qi)業認定條件:同(tong)上
2)實際適用稅率:適用10%;
在這個階(jie)段,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計算口徑為:
應(ying)按企業全(quan)年的(de)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ti)計算公式如下:
季(ji)度平(ping)均值=(季(ji)初值+季(ji)末值)÷2
全年季度(du)(du)平(ping)均值=全年各季度(du)(du)平(ping)均值之(zhi)和÷4
第七階段:2017年全年
1)適用條件:
(一)工業(ye)企業(ye),年度應(ying)納稅所得額不(bu)超(chao)過50萬元,從業(ye)人數(shu)不(bu)超(chao)過100人,資產總額不(bu)超(chao)過3000萬元;
(二(er))其他(ta)企業(ye),年度應納稅(shui)所(suo)得額不超(chao)(chao)過(guo)(guo)50萬(wan)元(yuan),從業(ye)人數不超(chao)(chao)過(guo)(guo)80人,資產(chan)總額不超(chao)(chao)過(guo)(guo)1000萬(wan)元(yuan)。
2)實際適用稅率:10%;
在(zai)這個階(jie)段,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計算口徑為:
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du)平均值確定。具體(ti)計算(suan)公式如下:
季(ji)度平均值(zhi)=(季(ji)初值(zhi)+季(ji)末(mo)值(zhi))÷2
全(quan)年季度(du)平均(jun)值=全(quan)年各季度(du)平均(jun)值之和÷4
第八階段:2018年全年
1)小型微(wei)利企(qi)業認(ren)定條件:
(一)工業企業,年度(du)應納稅所得額不(bu)(bu)超過100萬(wan)(wan)元,從業人數不(bu)(bu)超過100人,資(zi)產總額不(bu)(bu)超過3000萬(wan)(wan)元;
(二)其他企業(ye),年度(du)應納稅所(suo)得額(e)不(bu)超(chao)過100萬元,從業(ye)人數(shu)不(bu)超(chao)過80人,資產總額(e)不(bu)超(chao)過1000萬元。
2)實際適(shi)用稅率:10%;
在這個階段(duan),從業(ye)人數和(he)資產總額計(ji)算口(kou)徑為:
應按企(qi)業(ye)全年的季度平均(jun)值確定。具體計(ji)算(suan)公式如(ru)下(xia):
季(ji)度平均值=(季(ji)初值+季(ji)末值)÷2
全(quan)年季度平均值=全(quan)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第九階段:2019年及以后
1)適用條件:
年(nian)度應納(na)稅所得額不(bu)超(chao)過300萬(wan)元、從(cong)業人(ren)數不(bu)超(chao)過300人(ren)、資產(chan)總額不(bu)超(chao)過5000萬(wan)元;
2)實際適(shi)用稅率:100萬以下部分(fen),實際稅率5%;100-300萬元的(de)部分(fen)適(shi)用10%;
在(zai)這個階段(duan),從業人數(shu)和資產總(zong)額計算(suan)口(kou)徑為:
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que)定。具(ju)體計算公式(shi)如下(xia):
季(ji)度平均值(zhi)=(季(ji)初值(zhi)+季(ji)末(mo)值(zhi))÷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zhi)和÷4
總結:
2019年(nian)及以后年(nian)度(du)小型(xing)微利(li)企業(ye)標(biao)準被統(tong)一,不再(zai)區分(fen)工業(ye)企業(ye)和其他企業(ye);
在(zai)確定適用(yong)(yong)(yong)(yong)標準(zhun)前,要先確認該(gai)企業不屬(shu)于國家(jia)禁止和限(xian)制的(de)(de)行業。如果是屬(shu)于國家(jia)禁止和限(xian)制行業的(de)(de)企業,就不用(yong)(yong)(yong)(yong)考慮其他的(de)(de)適用(yong)(yong)(yong)(yong)條件了,即(ji)使符(fu)合各項指(zhi)標,也不可(ke)以適用(yong)(yong)(yong)(yong)小型微(wei)利企業的(de)(de)優(you)惠。
所以,小型微利企業(ye)的判斷條件(jian)歸納為兩點:
首先確定不屬于國家(jia)禁止和限制條件;
其次(ci),三項指標符合要求。
再強(qiang)調一(yi)下,沒(mei)有別的要求了,只要上面(mian)的條(tiao)件符合,就可以享受小(xiao)型微利企(qi)業的所得稅優惠。
| 作者:盛老師(正保會計網校答疑專家)
下(xia)一(yi)篇:提示!高新技術企業風險大!如何管控涉稅風...


新用戶掃碼下載








新用戶掃碼下載